top of page

社企實習與青年轉化


自2005年,商校合作計劃啟動,本港已有供高中生實習的計劃,讓學生有機會更全面和深入了解工作環境,以獲得第一手經驗和與從業員互動,及早認識前路。近年,更有中學生社企實習計劃,筆者認為應該大力推動,原因有三:


第一、透過實習,獲得課堂中未能學習的知識

與一般大公司不同,學生於中小型社企中能夠直接與社創家及受惠者溝通相處,並且接觸不同的社企日常。加上,社企的實習工作非一般雜務,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創新力、解難能力、協作能力、與人溝通及同理心等。現時全球教育針對未來需要,定立教育2030年指標,正正是講求素養的培育多於知識的灌輸,正如「6C」核心素養框架,即:品性 (character)、公民素養(citizenship)、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以及創造力與想像力(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等的能力都難以在書本中學習,卻能夠在工作場景中透過實踐獲得。


人類的認知體系大體有三類(註1):第一類是內容(content),例如外語;第二類是方法(process),例如算術;第三種則是自己的意義價值參考框架(premise),如:前設或意識形態。前兩者是外在的客體知識,一般能在課室授課中傳遞及學習,但參考框架的豐富及成長,多來自參與性知識(participating knowledge)及轉化式學習,強調學習者在知識的行動中進行自我修正,突破思維上的慣性框架(註2)。透過參與社企有意義的工作,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進行轉化。


第二、在社企中明白工作有「金錢」以外的價值

社企的核心是要否定個人/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在針對特定社群需要進行社會服務之餘,也讓他們工作變得有意義。社企第一步是讓受惠者及員工獲得合理薪金,透過工作及培訓,讓弱勢社群發揮所長,且結交朋友,組織社會網絡,在社會自力更生。


過往,社會大眾每每提及工作,都集中在其功能性上,即薪金多寡及向上流動力。可是,社會學家科斯登(Darrell Cosden)卻指出,工作理應包含功能、本質和關係三重意義,而且彼此扣連。從功能上而言,工作固然可提供薪金讓人自給自足;但其本質上,理應能磨練一個人的品格,使人自我完善;而在工作衍生的關係,則能編織出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絡。青年參與其中,就能明白工作能賺錢之餘,也能幫人,且能助人自助。 


第三、社企作為一個施受轉化的空間,有助培育青年價值觀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所提出的施予者(Giver)和收取者(Taker)概念,可用來將行為模式分類(註3)。在社會創業運動中,社會創業家、風險慈惠家、知識型義工、良心消費者等是付出的一方,是施予者;收取者是尋求受益的一方,弱小社群通常是收取者。然而,在社企實踐中,兩個群體卻是互相成就及轉化。透過參與社企的工作,學生可以看到弱勢社群不只是收取者,而是能透過發揮自身長處,自我充權,生命得以改變,且能夠面對人生不同遭遇和社會制度的吞噬,甚至改造一切當下對生命和世界的扭曲,從而明白「弱勢社群不是絕對的弱,而是相對的弱,一有機會都能化弱為強」。對於當下青年的學習,這些真實的相處,遠比課堂單純價值觀的建立難得。


做社創是一個追尋難趣的過程,要在商業世界打滾已經難,更何況要在顧及生意的同時從中幫人,甚至讓弱勢社群得以賦權,既要顧及現實,也要實踐理想,這是難上加難。社創家風光的背後是多少個的徹夜難眠的夜晚,過程中有多少汗與淚,還要面對財務、「跑數」、投資方,甚至是家人、朋友多方面的壓力。如何捱得過最辛苦的日子,就是問問自己:「我最想幫助的是誰?」然後每次看到受助者的改變,就會覺得再多的汗與淚也是值得,也能成為日後走下去的動力。正正是這形成了社企獨特的使命觀、弱勢群體及創辦人的榜樣,讓青年到內裏實習,能讓青年有轉化的機會。


轉化的關鍵在於對痛苦的覺察,並且生出對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要治療傷痛,最好的方式不是忘記,而是幫助曾經沒能力幫助的人。我們沒能力改變歷史,但可以改變歷史賦予我們的意義,所以很多社創家創業的開始都是先叩問自己的心,找出有什麼事讓自己感到痛苦,接着下定決心:「不論遇上任何情況,都不讓別人感受到同樣的痛苦。」


透過不斷助人與實踐的過程,這群社創家的生命漸漸找到了聚焦點,在不斷重複實踐、經歷痛苦和反省中成長,慢慢磨去棱角,讓過往的經歷、經驗、性格,找到一個新的和合適的發揮方向。現時全港有680間社企,如將部分由年輕人主導的社創計劃一併計算,則約有800間,其中約有一成有提供實習。如日後增加社企數量及實習機會,相信對青年及香港社會都有所裨益。


註︰

1 Cranton, Understanding and Promo/ng Transforma/ve Learning.

2 Paul Tillich, Systema/c Theology, vol. III (London: SCM, 1984), 137.

3 Grant, Adam (2013), Give and Take: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 New York: Vik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