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學生全人發展

SE Camp 2020_A2J.JPG

以體驗學習模式提供多樣化並適切的課堂、其他學習經歷及全方位學習活動,甚至能與學科結合,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在真切情境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科知識的應用。同時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關注,嘗試思考如何舒緩社會問題,培養創意解難、好奇心及開放心態、同理心等二十一世紀能力與價值觀,幫助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茁壯成長。

直至2025年7月31日,

走進 490+ 間中小學

80,000+ 學生參與活動

900+ 位學生於社企/社創計劃實習

現於 5 間高等院校任教/開設社創課程

​學生與弱勢社群的雙向轉化

▍弱勢社群不是絕對的弱,而是相對的弱;
   有合適的平台,弱勢社群都能化弱為強

窮人常常被定位為收取者,可是其實他們的特性比社會的中上層,更接近施予者。《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有一篇研究報導指出,低收入人士(不是最貧困人士)比高收入的人更願意與人分享。低收入人士願意捐獻收入的5.6%,而高收入人士只願捐出收入的2.2%;若獲得意外之財,低收入人士願意將48%與人分享,而高收入人士只願分享34%。

社會創業運動所提供的正是一個可供轉化的空間,從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生命改變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賦權。弱勢不單是收取者,他們透過發揮長處,自我充權,讓他們能夠不被人生遭遇和社會制度吞噬,反而能有力地面對,甚至改造一切當下對生命和世界的扭曲。

傷健共融1.JPG
VR輪椅運動競技體驗.JPG

社創體驗工作坊

透過工作坊的體驗式學習,學生從他人的生命中學習人生的尊嚴。在社創中,學生會明白到弱勢社群不單單是收取者,他們更可以利用自己的長處和能力充權,在困境中站起來的生命故事。

工作坊目的:

  • 開闊學生眼界

  • 了解弱勢社群的生活和需要

  • 培養對他者的關懷

  • ​增加對社會的責任感​

社創課程
社企一頁簡介.png

社企入校配對平台

社創校園連繫超過70社企及社創項目,提供超過170款涵蓋不同社會群體和議題,並能與德育及公民教育、藝術/體育發展、社區探索、世界公民、文化保育/承傳、與工作相關的經驗、生涯探索、生命/生死教育、STEM/科技教育、可持續發展 /環保等10個學習經歷範疇配合。

 

針對的議題和弱勢社群超過20個,包括香港社創、長者、青年、兒童、特殊學習需要、婦女或弱勢女性、少數族裔、視障人士/盲人、精神復康人士、聾人、輪椅人士、殘疾人士、動物、社區、無家者、文化保育、科技、生死教育、大自然、可持續發展、創意產業及中華文化。

 

自2019年起,我們為合作的社創項目和社企設計一頁介紹,當中包含了社創項目和社企的社會使命、故事、其業務運作、創新元素、社會效益以及工作坊內容,讓學校和老師更易於理解社企/社創項目,尋找適合校情及學生興趣的工作坊。

培敦 活動亮點 6.jpg

​講座/真人圖書館

以故事、遊戲、真人短片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社創在香港發展的概況,並有真實個案分享社會創業的概念、不同的營商工具結合轉化式的學習,轉化學生現有思維並強調創意解難,學習成功社會創業家以創意回應香港和不同需要的弱勢群體。

真人圖書館.JPG

​分享內容 (可按需要選擇講座內容)

社會創業/社會企業
專業知識分享

跨世代相處及
溝通技巧

青年多元出路、
個人轉化經歷分享

認識第五、六代青年

再思工作、實習

社區營造

青年創業家分享

可持續發展—
未來經濟想像

未來工種與生涯發展

如有興趣的學校和老師,歡迎致電 6371 9951 Evony 協商安排!

人生下半場

幸福感與生活質素

任何社會議題的分享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JPG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JPG

社創課程/專題研習

採用「設計思維模式」和「體驗式學習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培訓,探索學校附近的社區的特色和需要,制定相應的社創項目,並教授學生實用的社創概念和知識。利用多元化的社會案例學習分析利弊、營運方式、成本效益等,思考如何創新地解決問題,並提升解難能力。

社創課程合作模式

主要分為三種,提供不同層次和深度的社創知識和技能,滿足不同學習目標。

Component 7.png

初步介紹社創的基礎知識和概念,並認識基本的社創方法和工具,時長一般為1-2小時。

 

適用於讓學生快速了解社創的基礎知識和概念,對社創產生興趣,進一步參加其他形式的課程或活動。

單堂課程

一般持續幾天或幾週,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社創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和工具,並通過實踐項目來體驗社創的過程,應用所學知識,體現社會創新。

 

適用於有意讓學生體驗社創,更好地了解社創的意義和價值。

短期課程

Component 7.png

一般持續數個月到以學期為單位,提供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並開發出更完整和成熟的社創項目。通過逐步實現項目來鍛煉解難和創新能力,甚至學習項目管理、商業模式設計等知識。

長期課程

賽馬會成長「機」地

賽馬會成長「機」地於2024年開展,透過結合校本課程設計,學生將參與24節(夥伴學校)或8節(網絡學校)社區創變課程(Community Entrepreneurial Officer (CEO) Programme)。學生化身成長「機」地執行長(Community Entrepreneurial Officer, CEO),獲得$140啟動資金($140 Seed Money),運用所學知識及資源,為社區創造正面改變。計劃更提供線上線下遊戲化體驗及國際交流機會,豐富學習歷程。

計劃以高小學生、學校團隊及社區三個層面實踐創新變革,旨在轉化學校教育模式成為成長「機」地,應對未來教育的挑戰。讓學校成為區內的社區核心連結,並促進高小學生的全人發展。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課程善用高中釋放課時的框架下在恆常課節推動進行,既能豐富多元學習經歷,也減輕學生因參與具意義的課外活動所造成的課業壓力。長遠而言,透過這類實踐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創業家、社會創新者和社會創業支持者,讓他們在探索及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意思考、解決複雜問題、分析思考、創造力和系統分析等能力,也同時讓學生能從周邊事物中關顧生活中的「他者」,培養同理心,日後得以由社區關懷推廣至城市、國家及全球的層面,以成為具創新能力的全球公民。

學分制社創課程與實習

結合了社會創業精神與教育4.0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職場與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能、思維與價值觀。透過體驗式學習與轉化式學習的方式,學生將發展全球公民意識、創新能力、協作精神以及數位素養,同時培養同理心、創造力與領導力。基於真實世界的挑戰,課程強調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與終身學習的態度,幫助學生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且面向未來的專業人才。

社創教材

我們於2015年出版全港首本社創教材,以香港時事作切入點,訓練學生全面且正面認識及運用明辨性思考能力,修正個人主觀上謬誤,打破二元對立及刻板標籤;配合社創課程製作了社創教學工具套以及社區教學工具套,讓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套及不同的工具培訓學生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構思改變社區和社會的點子。透過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嘗試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

如有興趣取得相關教材資訊,

歡迎致電  6371 9951 Evony 或​電郵 sense@fses.hk

服務學習.JPG

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就是透過「服務」而獲得「學習」的果效,然而一般服務學習可能只是探訪老人院、拾垃圾、派飯等的單次服務,欠缺長遠的規劃,也難真正達到「教育」的果效。

服務學習.JPG

反思

服務

評估

嘉許

籌劃

課程設計

運用設計思維社會創業貫穿整個體驗達至服務學習的果效

▍融合於學術課程中

▍符合社區真正的需要

▍提供有系統的反思機會

提升學生的公民責任感

以社區為本的服務學習體驗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2022-23學年我們與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合作,將設計思維與服務學習融合,並與區內組織及社創合作,讓學生就「兒童」、「少數族裔」、「傷健共融」、「特殊學習需要」四個範疇設計、構思、籌劃及推行互動服務體驗。學生能自主參與服務學習的體驗,與社會弱勢同行同創、感受他人所感受、經歷他人所經歷、與他者結連,在服務他人同時,反能讓自己得益,明白到「弱勢社群不是絕對的弱,而是相對的弱」,只要有合適平台,他們都能發揮長處,共建社會。

以社區為本的服務學習體驗 服務與執行.JPG
壁畫實踐.jpg

以共融為本的服務學習體驗
▍高主教書院

2022-23學年高主教書院與社企WePaint的特殊教育需要(SEN)青年共同合作,由構思、創作到繪畫,為學校完成五幅壁畫,美化校園。同學藉此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尊重和理解對方的生命經驗,從同情到同理,由建立認知同理至情感同理,正視他們作為人應有的尊嚴和權利,也學懂與人連結。

導賞團.jpeg
導賞團.jpeg

導賞團

「宗教文化導賞團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策劃,培訓一群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學生作為導賞員,以「貼地」的方法為中學生介紹香港不同的宗教及相關的文化遺產。此計劃涵蓋香港不同的宗教文化,透過導賞豐富中學生對於香港多元文化的了解,促進不同宗教的文化交融,提升公民意識。

學習目的/成果

  • 了解香港的宗教文化、建築物及其他相關文化遺產

  • 了解香港的文化背景與宗教多元的相互關聯

  • 獲得第一身體驗,突破固有觀念,明白他者經驗,學會欣賞和尊重他者

課程形式(1):導賞團

​相關科目

  • 德育及公民教育科

  • 宗教教育

  • 歷史(香港史)

  • 其他科目

​活動安排

  • 課程時間:1.5 - 2 小時(按地點而定)

  • 由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學生作為導賞員

  • 將提供教材

課程形式(2):宗教專題講座

​相關科目

  • 德育及公民教育科

  • 宗教教育

  • 歷史(香港史)

  • 其他科目

​活動安排

  • 於校內提供不同宗教及相關主題的講座

  • 課程時間:1小時

  • 由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學生或老師講解

  • 將提供教材

工作紙範本

曾合作機構

▍嗇色園黃大仙祠
▍蓬瀛仙館
▍志蓮淨苑

▍灣仔愛群道清真寺*
▍大棠泰國寺
▍印度教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西貢鹽田梓
*須官方導賞

職業體驗.jpg

生涯探索及實習體驗

為青年提供社創教育及生涯轉化教育課程,以及社創實習機會,藉此培育青年的未來技能,並為他們累積經驗,以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

 

與各大專院校、中學、社創項目緊密合作,期望建構可體制化的社創課程和學習體驗。

實習.jpg

合作形式

​對象:大專院校、中學(高中生)、青年工作機構

幫助青年掌握二十一世紀最新的職業訊息,發揮其潛能和強項,提升他們自我探索的能力,以及對未來生活及職場上的信心。希望擔當同行者的角色,與青少年一同渡過現時不明朗的境況,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未來職業講座

Component 7.png

如:社交媒體工作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工作坊、社創點子提案培訓,讓同學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提升對自我的認識,瞭解個人興趣及能力,從而構想自己想要的人生故事。

生涯探索工作坊

為青年提供社創培訓及實習機會。所安排的實習未必與學生學科直接相關,所強調的也非要預備同學畢業後投身特定行業,而是在社創助人自助的環境中,培養他們運用跨學科知識、裝備未來技能,以及實踐同理心。

社創實習體驗

Pitching Day.jpg
Pitching Day.jpg

創意解難比賽/營會

透過創意解難比賽/營會,提高香港學生對社會企業的關注,培養學生關懷文化、提升高階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意,就不同社會議題提出創新點子;同時有助同學促進跨學科(如:公社、經濟,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等)的學習。

參加者在活動中得到大學生及知識型義工的指導及照顧,讓他們了解社會弱勢,學習社會創業家助人自助的精神。

活動設計-玩樂式的轉化學習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參加者樂於參與(Motivation)。有見及此,活動設計充斥不同大大小小的遊戲。活動除了講座外,無論是集體遊戲、社創體驗工作坊、城市遊蹤、比賽以及模擬人生都是以遊戲形式進行,再賦予活動意義。透過不同活動和遊戲,希望讓學生感到(1)快樂與情緒舒緩,並帶來(2)關係的建立;更讓學生(3)學習社創的知識;及(4)突破固有想法;並開始(5)關注社會需要,最重要的確立是(6)自身身份認同以及產生宗旨意識。遊戲背後的大體設計,結合企業管理學課程的十三課以遊戲形式融入營會活動當中,從玩樂中學習知識和簡介。

DSC03167.JPG

​創業市集/展覽

由學生親自籌備和主持社創攤位,向同學、公眾及家長分享他們籌備了半年至一年的成果。

​與社創項目/社企合作,舉辦社創體驗工作坊及表演,令市集更加熱鬧。

市集.JPG

結合理財及創業家精神的「社創‧傳愛」
▍浸信會天虹小學

浸信會天虹小學於2021–2022學年與我們合作推動的「社創‧傳愛」是讓學生學習財商、關懷弱勢、體驗創業、回饋社會的體驗式課程。透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化身成「小小企業家」,發掘個人興趣, 學習理財,探討營商計劃,實踐創業或社企服務,透過參觀社企了解社企的營運模式及香港不同弱勢社群的需要,並在成果展向公眾分享學習成果。

我們於2022年7月舉辦「Rainbow Kidket 天虹社創市集」,由各個班級同學親自籌備和主持社創攤位,分享他們籌備了一年的成果,市集總共錄得1450人次。同時,當日有超過20個有社創元素的攤位,另外有9間社企舉行充滿趣味的工作坊及音樂表演。

大阪遊學團.jpg
大阪遊學團.jpg

內地/海外遊學團

透過親歷世界各地,激發國際視野與創意思維。香港學生將會與當地學生進行交流及體驗當地文化,了解不同國家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

​更有機會參與當地社區服務,實踐公民責任,提升同理心與社會參與感。

如有興趣的學校和老師,歡迎致電 6371 9951 Evony 協商安排!

立即報名/查詢

▍電話:6371 9951(Evony)
▍電郵:sense@fses.hk

​網上報名

SEnSE_LOGO

主辦:

FS002_logo-03.png

曾資助本計劃:

LKS Logo.png

聯絡我們

電郵:

​電話:

​傳真:

地址:

       

sense@fses.hk

6371 9951 Evony Tsang

​3020 9598

香港中文大學梁銶琚樓301室

九龍土瓜灣道86號順聯工業大廈3樓B室

(豐盛社企學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