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校長專業發展及管理

賽馬會成長「機」地.jpg

教育家是具有實踐教育理論和理念的教育者,而社創家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的社會問題,運用創意及創業精神嘗試解決或減輕問題,甚至能活用「夾縫式變革」的進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帶來制度的革新、改變及完善。所以未來的校長及管理團隊將要化身成「社創教育家」,與各界夥伴進行跨界合作,以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和網絡,共同推動教育創變。透過這種以校長及管理團隊為社創家的教育模式,學校將迎來更加前瞻性和具有影響力的發展,並為未來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Mindful Sparks 3.png

直至2025年7月31日,

與 20 所學校進行策略願景規劃

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分享

舉辦 4 屆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影響人數過千

Cover Story 3.jpg
SVP 活動亮點 8 (1).jpg

策略願景規劃

透過策略願景規劃(Strategic Visioning Planning)工作坊及校本跟進指導,協助學校轉型為二十一世紀學校(Learning Hub),提供全面支援。由資深退休校長及具豐富經驗的培訓導師組成策略規劃團隊,陪伴學校制定三年發展藍圖。

策略願景規劃工具及目標

活動亮點 5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 2025 .jpg

回顧與分析

透過檢視學校歷史、關鍵事件與里程碑,深入分析學校的優勢、劣勢與機會。

day2 21世紀創變教育及青年工作者營 (3).JPG

願景想像與訂定目標

共同想像學校的未來發展藍圖,並制定具體的策略步驟以實現長遠目標

day3 21世紀創變教育及青年工作者營 (1).JPG

建立共識與
共同價值觀

共同設計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建立引領學校社群轉型的共同願景與價值觀

SPOT analysis 1.jpg

成為「社創教育家」

校長與管理團隊以創新思維推動教育變革,為教育體系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如有興趣的學校和老師,歡迎致電 6371 9951 Evony 協商安排!

二十一世紀教育_20220709_程介明教授 (3).jpg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

面對世界不斷革新,加上疫情的衝擊,近年教育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走進新常態。為此,社創校園聯同各界舉辦一系列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關的論壇、參觀活動等,讓政、商、社、學等各界專家一同探討應如何應對教育的變化,以及在科技創新和潮流下的教育發展趨勢。

609_Panel 1, 2.jpg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

二十一世紀的快速變化中,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全球化、數位化及社會需求的多樣化,迫使傳統教育模式重新定義。故此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將穿未來今昔、本地國際,論學習與成長的可能,以培育未來人才。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分為兩日(6月13日及14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第一日由賽馬會成長「機」地主辦,以「穿越 ⟡ 成長」為題,探討創新教學方法、跨域課程設計、科技應用及全人發展策略,集中於如何將以跨界合作將學校轉化為學習中心(learning hub),與社區結連提供創新與多樣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多方成長;第二日「跨界共建 可持續發展未來」與香港城市大學全球治理與創新研究院合辦,集中於可持續發展教育,啟發人們思考如何在各界建立跨界合作,以及可持續發展教材的校本化和跨學科整合。

 

▸▹▸ 論壇規模

設有四場主題分享、十場專題演講,及大大小小不同的工作坊、體驗活動,主題涵蓋過往3年以至未來「二十一世紀教育」想像:

 

心件|學校團隊、幸福感、心理質素與學生成長

軟件|創新學習模式、跨界合作

硬件|空間重塑、未來校園建設

學校模式|社區校園、幸福校園、未來校園、可持續校園等

主題|未來人才培育、科技應用、課程整體規劃、非華語學生教育環境、學生幸福感等等

 

期望在論壇中讓各界能從知識學習,合作交流建立不同的實踐社群,共創共建我們的二十一世紀教育。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嘉賓

四個校園願景:二十一世紀學校的核心目標

在未來的教育世界中,最好的學校不只專注於知識傳授,而是融合多元價值,培育學生成為有能力、有情感、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我們與本地教育工作者同行三年,參考國際趨勢並結合本地實踐經驗,共構出這個「二十一世紀學校想像」框架:一所最理想的學校,應融合以下四種校園發展模式的核心元素:

二十一世紀學校從個人到社會,從現代到未來,構建全面的教育生態系統。這一框架涵蓋幸福校園、社區友善校園、科技向善校園與綠色校園的願景,實現全人發展、協作共榮、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教育目標。

  1. 幸福校園:促進學生自信與快樂的全人發展,營造健康、幸福的學習環境,推動快樂社區

  2. 社區友善校園:建構一個尊重多樣性、包容差異、促進公平的教育環境,並惠及社區

  3. 科技向善校園:運用科技向善、創新學習模式,提升人類福祉與平等機會,建立智慧社區

  4. 綠色校園:以環境友好為基礎,實現資源永續與自然共存的教育願景,共創環境、經濟與社會的永續未來

社區創變×教師實踐×校園轉化

三層協同推動學生全方位成長

當我們思考甚麼是「好學校」,往往會先聯想到完善的校舍設備(硬件)與創新的教學制度(軟件)。但真正支撐一所學校能夠發揮育人使命的,還有一種更深層的力量——「心件」。正如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於二十一世紀論壇2023的分享,高等教育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心件」是一種教育氣質,一種專業精神,更是一種需要時間沉澱的文化與態度。

二十一世紀學校_三件概念圖.png

▍三向交織,九種校園狀態

當「硬件」、「軟件」與「心件」彼此交織,一所學校便展現出不同的運作面貌。

 

本圖呈現九種典型校園狀態,從三者統合的理想型,到其中一或兩項元素缺失,再到完全失衡的極端情況。

 

這些狀態並非靜態分類,而是反映學校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的真實處境,亦為教育改革與校園發展提供思考的座標。

​誠邀成為「二十一世紀夥伴學校」

本年度社創校園將招募全港中小學成為「二十一世紀夥伴學校」,配對資源促進學校成為「幸福校園」、「友善社區校園」、「科技向善校園」或/及「綠色校園」的願景,並配合學生與教師,甚至是校長和家長的推動,共創世代共享的未來。

學校只需提交概念圖,說明學校於25/26學年將舉行的活動/課程,如需要的資源、有意合作的夥伴、期望舉辦的活動等,合適的學校將獲8折優惠或其他資助(如:申請跨界資源,包括基金、免費/優惠借用場地)舉辦活動/課程。

申請方法:

  • 提交「概念圖」(PDF),設計原價不少於$100,000 的活動/課程​

  • 相關的活動/課程需惠及一級或以上的學生並在 2025/26 學年內完成;教師亦需參與其中

  • 申請資格:本地中小學(資助、官立學校優先)

  • 詳情可見「概念圖-學校回應表」

​截止日期:2025 年 10月 3 日(五)

跨界專業學習社群.jpg
跨界專業學習社群.jpg

考察與交流團

為教育界同工及有志貢獻教育的人士提供獨特的學習與實踐機會。行程深入不同的社群及機構,讓參與者親身了解各地的文化、社會創新及教育模式。

​透過親身參與當地的教育或社區活動,將所學轉化為行動。這不僅能啟發新的教學思維,更能建立廣闊的專業網絡,共同為香港教育的未來尋找更多可能性。

2025年考察與交流團

COP29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校園實踐-教育與社會創新之路.JPG

國際分享

為校長及管理層提供一個獨特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代表香港,到訪海外地區交流。透過參與各類國際論壇及教育會議,分享香港在創新教育方面的理念與實踐經驗,同時與世界各地的教育專家深度交流。這不僅有助於推廣香港的教育成就,更能擴闊本地教育界的國際視野,共同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具全球觀的學習環境。

COP29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校園實踐-教育與社會創新之路.JPG
COP29.png

從COP29出發: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校園實踐-教育與社會創新之路

2024年城大與本地教育工作者及跨界人士組團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9屆會議(COP29)。

COP29之行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學校不僅是知識傳授的場域,更是社會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實驗場。我們希望藉此契機,啟發教育界、社會創新者及各界人士,共同探索如何在校園內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將氣候行動融入教育體系,推動未來學校的變革。

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2025

社創校園創辦人謝思熹博士與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林家強教授參加於土耳其舉辦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他們於「變革型領導:賦能勞動力應對全球挑戰」的專題演講中介紹了「變革型領導計劃」-一套涵蓋全面的教育框架,旨在培育具影響力的未來領袖,聚焦於環境保育及社區參與的實踐能力,幫助未來商界領袖、教育工作者、社區領袖和非政府組織,培養和傳承關鍵的領導技能,裝備人才應對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種種挑戰。

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jpeg
退而不休顧問團.JPG
內蒙古歷史文化沙漠綠洲之旅.JPG

退而不休顧問團

由一群經驗豐富的退休校長及大學教授組成。即使離開了教職崗位,顧問團的專業知識與教育熱情依然能繼續發光發熱。顧問團旨在協助各學校應對現今教育環境的挑戰,提供策略性的規劃與實質性的指導,陪伴學校制定長遠的發展藍圖,共同成長。

社創課程

​參與方式

退而不休顧問團.JPG

​學校參與

面對不斷革新的教育環境,校長與教師們是否正尋求更多支援?我們相信,外部的專業顧問能為學校帶來新視角與創新思維。

「退而不休顧問團」由一群資深退休校長及大學教授組成,我們致力於將豐富的教育經驗與創新的社創理念相結合。透過顧問團隊的專業指導與協作,我們能協助學校全方位檢視現況,共同制定具前瞻性的發展藍圖,不僅提升教學質量,更為學生帶來更具啟發性的學習體驗,共同塑造香港教育的未來。

Pitching Day.jpg

​個人參與

有沒有想過追尋夢想不再是青年的專利,退休都可以繼續追尋教育夢想?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在另一個不一樣的場境,以創新的形式,把你豐富的教育經驗用作轉化香港?

 

「社創校園」自2014年開始致力以跨界力量推動校園創新,將社創的關懷價值及創新精神融入本地教育系統,並建造社創教育的協作平台,全方面協助青年創業及成長,內化社創,轉化香港。踏入第十個年頭,我們盼能以「For Youth.By Youth.With Youth 」為核心走往下一個十年。

歡迎聯絡 6744 5187 Cloris 了解更多

金齡薈 3.jpg

For Youth

  • 教育創新,創造與未來社會接軌的教育模式

  • 跨界合作,以各界資源網絡推動教育創變

Internship.jpeg

By Youth

  • 善用情景學習,科技應用讓書本現實化,讓學生從嘗試中學習

  • 釋放課時,讓學生及學校能自主及按特性配搭合適及多元化活動,培育學生品格,引發潛能

創新無限耆.JPG

With Youth

  • 開放校園,與社區共享資源,讓學校成為社區的社創實驗室,社區成為學生的學習場所,讓青年與社區共生共創

  • 與青年同行,教學相長,我們是教育者,也是青年成長的心靈伙伴

SEnSE_LOGO

主辦:

FS002_logo-03.png

曾資助本計劃:

LKS Logo.png

聯絡我們

電郵:

​電話:

​傳真:

地址:

       

sense@fses.hk

6371 9951 Evony Tsang

​3020 9598

香港中文大學梁銶琚樓301室

九龍土瓜灣道86號順聯工業大廈3樓B室

(豐盛社企學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