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專業發展及管理

教育家是具有實踐教育理論和理念的教育者,而社創家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的社會問題,運用創意及創業精神嘗試解決或減輕問題,甚至能活用「夾縫式變革」的進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帶來制度的革新、改變及完善。所以未來的校長及管理團隊將要化身成「社創教育家」,與各界夥伴進行跨界合作,以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和網絡,共同推動教育創變。透過這種以校長及管理團隊為社創家的教育模式,學校將迎來更加前瞻性和具有影響力的發展,並為未來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直至2025年7月31日,
與 20 所學校進行策略願景規劃
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分享
舉辦 4 屆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影響人數過千


策略願景規劃
透過策略願景規劃(Strategic Visioning Planning)工作坊及校本跟進指導,協助學校轉型為二十一世紀學校(Learning Hub),提供全面支援。由資深退休校長及具豐富經驗的培訓導師組成策略規劃團隊,陪伴學校制定三年發展藍圖。
策略願景規劃工具及目標






回顧與分析
透過檢視學校歷史、關鍵事件與里程碑,深入分析學校的優勢、劣勢與機會。

願景想像與訂定目標
共同想像學校的未來發展藍圖,並制定具體的策略步驟以實現長遠目標

建立共識與
共同價值觀
共同設計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建立引領學校社群轉型的共同願景與價值觀

成為「社創教育家」
校長與管理團隊以創新思維推動教育變革,為教育體系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如有興趣的學校和老師,歡迎致電 6371 9951 Evony 協商安排!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
面對世界不斷革新,加上疫情的衝擊,近年教育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走進新常態。為此,社創校園聯同各界舉辦一系列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關的論壇、參觀活動等,讓政、商、社、學等各界專家一同探討應如何應對教育的變化,以及在科技創新和潮流下的教育發展趨勢。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

二十一世紀的快速變化中,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全球化、數位化及社會需求的多樣化,迫使傳統教育模式重新定義。故此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將穿未來今昔、本地國際,論學習與成長的可能,以培育未來人才。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分為兩日(6月13日及14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第一日由賽馬會成長「機」地主辦,以「穿越 ⟡ 成長」為題,探討創新教學方法、跨域課程設計、科技應用及全人發展策略,集中於如何將以跨界合作將學校轉化為學習中心(learning hub),與社區結連提供創新與多樣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多方成長;第二日「跨界共建 可持續發展未來」與香港城市大學全球治理與創新研究院合辦,集中於可持續發展教育,啟發人們思考如何在各界建立跨界合作,以及可持續發展教材的校本化和跨學科整合。
▸▹▸ 論壇規模
設有四場主題分享、十場專題演講,及大大小小不同的工作坊、體驗活動,主題涵蓋過往3年以至未來「二十一世紀教育」想像:
心件|學校團隊、幸福感、心理質素與學生成長
軟件|創新學習模式、跨界合作
硬件|空間重塑、未來校園建設
學校模式|社區校園、幸福校園、未來校園、可持續校園等
主題|未來人才培育、科技應用、課程整體規劃、非華語學生教育環境、學生幸福感等等
期望在論壇中讓各界能從知識學習,合作交流建立不同的實踐社群,共創共建我們的二十一世紀教育。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嘉賓
四個校園願景:二十一世紀學校的核心目標
在未來的教育世界中,最好的學校不只專注於知識傳授,而是融合多元價值,培育學生成為有能力、有情感、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我們與本地教育工作者同行三年,參考國際趨勢並結合本地實踐經驗,共構出這個「二十一世紀學校想像」框架:一所最理想的學校,應融合以下四種校園發展模式的核心元素:



二十一世紀學校從個人到社會,從現代到未來,構建全面的教育生態系統。這一框架涵蓋幸福校園、社區友善校園、科技向善校園與綠色校園的願景,實現全人發展、協作共榮、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教育目標。
-
幸福校園:促進學生自信與快樂的全人發展,營造健康、幸福的學習環境,推動快樂社區
-
社區友善校園:建構一個尊重多樣性、包容差異、促進公平的教育環境,並惠及社區
-
科技向善校園:運用科技向善、創新學習模式,提升人類福祉與平等機會,建立智慧社區
-
綠色校園:以環境友好為基礎,實現資源永續與自然共存的教育願景,共創環境、經濟與社會的永續未來
社區創變×教師實踐×校園轉化
三層協同推動學生全方位成長
當我們思考甚麼是「好學校」,往往會先聯想到完善的校舍設備(硬件)與創新的教學制度(軟件)。但真正支撐一所學校能夠發揮育人使命的,還有一種更深層的力量——「心件」。正如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於二十一世紀論壇2023的分享,高等教育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心件」是一種教育氣質,一種專業精神,更是一種需要時間沉澱的文化與態度。

▍三向交織,九種校園狀態
當「硬件」、「軟件」與「心件」彼此交織,一所學校便展現出不同的運作面貌。
本圖呈現九種典型校園狀態,從三者統合的理想型,到其中一或兩項元素缺失,再到完全失衡的極端情況。
這些狀態並非靜態分類,而是反映學校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的真實處境,亦為教育改革與校園發展提供思考的座標。
誠邀成為「二十一世紀夥伴學校」

本年度社創校園將招募全港中小學成為「二十一世紀夥伴學校」,配對資源促進學校成為「幸福校園」、「友善社區校園」、「科技向善校園」或/及「綠色校園」的願景,並配合學生與教師,甚至是校長和家長的推動,共創世代共享的未來。
學校只需提交概念圖,說明學校於25/26學年將舉行的活動/課程,如需要的資源、有意合作的夥伴、期望舉辦的活動等,合適的學校將獲8折優惠或其他資助(如:申請跨界資源,包括基金、免費/優惠借用場地)舉辦活動/課程。
申請方法:
-
提交「概念圖」(PDF),設計原價不少於$100,000 的活動/課程
-
相關的活動/課程需惠及一級或以上的學生並在 2025/26 學年內完成;教師亦需參與其中
-
申請資格:本地中小學(資助、官立學校優先)
-
詳情可見「概念圖-學校回應表」
截止日期:2025 年 10月 3 日(五)


考察與交流團
為教育界同工及有志貢獻教育的人士提供獨特的學習與實踐機會。行程深入不同的社群及機構,讓參與者親身了解各地的文化、社會創新及教育模式。
透過親身參與當地的教育或社區活動,將所學轉化為行動。這不僅能啟發新的教學思維,更能建立廣闊的專業網絡,共同為香港教育的未來尋找更多可能性。
2025年考察與交流團

由中小學校長、大專教育工作者與退休校長親身體驗,強調「先行體驗、後帶學生」的路徑,銜接生態、生命、科技與國情教育。

桂林十如可持續發展之旅以「工業園蝶變生態園林」為主軸,實地走訪聲白堂、香山園與綺彩樓,理解以人為本與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桂林十如可持續發展之旅以「工業園蝶變生態園林」為主軸,實地走訪聲白堂、香山園與綺彩樓,理解以人為本與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由中小學校長、大專教育工作者與退休校長親身體驗,強調「先行體驗、後帶學生」的路徑,銜接生態、生命、科技與國情教育。


國際分享
為校長及管理層提供一個獨特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代表香港,到訪海外地區交流。透過參 與各類國際論壇及教育會議,分享香港在創新教育方面的理念與實踐經驗,同時與世界各地的教育專家深度交流。這不僅有助於推廣香港的教育成就,更能擴闊本地教育界的國際視野,共同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具全球觀的學習環境。




退而不休顧問團
由一群經驗豐富的退休校長及大學教授組成。即使離開了教職崗位,顧問團的專業知識與教育熱情依然能繼續發光發熱。顧問團旨在協助各學校應對現今教育環境的挑戰,提供策略性的規劃與實質性的指導,陪伴學校制定長遠的發展藍圖,共同成長。
參與方式
學校參與
面對不斷革新的教育環境,校長與教師們是否正尋求更多支援?我們相信,外部的專業顧問能為學校帶來新視角與創新思維。
「退而不休顧問團」由一群資深退休校長及大學教授組成,我們致力於將豐富的教育經驗與創新的社創理念相結合。透過顧問團隊的專業指導與協作,我們能協助學校全方位檢視現況,共同制定具前瞻性的發展藍圖,不僅提升教學質量,更為學生帶來更具啟發性的學習體驗,共同塑造香港教育的未來。

個人參與
有沒有想過追尋夢想不再是青年的專利,退休都可以繼續追尋教育夢想?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在另一個不一樣的場境,以創新的形式,把你豐富的教育經驗用作轉化香港?
「社創校園」自2014年開始致力以跨界力量推動校園創新,將社創的關懷價值及創新精神融入本地教育系統,並建造社創教育的協作平台,全方面協助青年創業及成長,內化社創,轉化香港。踏入第十個年頭,我們盼能以「For Youth.By Youth.With Youth 」為核心走往下一個十年。

歡迎聯絡 6744 5187 Cloris 了解更多!

For Youth
-
教育創新,創造與未來社會接軌的教育模式
-
跨界合作,以各界資源網絡推動教育創變

By Youth
-
善用情景學習,科技應用讓書本現實化,讓學生從嘗試中學習
-
釋放課時,讓學生及學校能自主及按特性配搭合適及多元化活動,培育學生品格,引發潛能

With Youth
-
開放校園,與社區共享資源,讓學校成為社區的社創實驗室,社區成為學生的學習場所,讓青年與社區共生共創
-
與青年同行,教學相長,我們是教育者,也是青年成長的心靈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