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rofile
Join date: Feb 23, 2021
Posts (10)
Jun 2, 2023 ∙ 2 min
從「死亡」再思「生命」的可能——結連他者的悲傷,一起好好過
現時,香港不少學校仍都是以「認知主導」的模式來推動價值觀教育和生命教育,以致往往停留於價值應用的層面及知識的灌輸,缺乏情感與實踐體驗。然而,價值觀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點在於體驗和發現意義,要學生認同,便要讓他們親身體驗,從而反思關係、發現意義。
208
0
Jun 13, 2022 ∙ 4 min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並非只對確診者的健康造成傷害,對害怕受到病毒感染的人也同樣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對未來人際互動與社會運作規則產生了連鎖衝擊。除了衝擊全球醫療系統和醫學長久以來的專業權威,也顛覆了人們日常社會作息,並在家庭、人際互動、經濟行為、教育學習等層面造成深遠影響。
126
0
Dec 21, 2021 ∙ 3 min
「躺平」與「廢青」:「勤勞」不起來的新一代?
「躺平」是當下中國內地90後與00後們常用的網絡熱詞,「躺平」一詞在香港青年中不常用,反大多以「廢青」自嘲。不過兩者確有近似性,近日教育局重訂價值教育框架,將「勤勞」列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及態度。若只談「勤勞」的價值,卻不談勤勞的目標,換來可能是青年另一個十年的徒勞。
417
0
謝思熹博士
More action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