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享|價值觀教育x可持續發展 — 學校如何在課程中培育行動者
- 洪細君
- May 29
- 4 min read
Updated: Jul 18

文:沙田崇真學校校長(2009-2022)洪細君、賽馬會成長「機」地計劃顧問及策略規劃師(夥伴學校)、沙田文藝協會主席
價值觀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結合
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學校不僅肩負知識傳授的責任,更是塑造學生價值觀的重要場域。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在於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反思自身信念,並在現實生活中作出負責任的選擇。
課程設計:跨學科串聯可持續發展
隨著小學課程的調整,常識科將細分為科學科與人文科,兩個學科將加入可持續發展概念,讓學生從不同視角認識環境與社會議題,培養更全面的價值判斷力。
在科學科中,學生將學習自然環境、物質變化、能源轉換等知識,但不止於理解原理,更要探索背後的環境意義。例如,學習「太陽能發電」時,不僅講解光電效應的科學原理,還會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在香港大規模推廣太陽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如何平衡發展與景觀保護?」
而在人文科,學生則會從社會角度出發,討論全球與本地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例如「衣物時尚如何影響環境與勞工?」、「農地發展與本地糧食供應的選擇難題」。學生將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學會站在不同群體的角度,思考誰受惠、誰受影響,理解每個決策背後的價值衝突。
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再只是單一學科傳授知識,而是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拆解成科學探索與人文思辨,讓學生在不同領域都能培養判斷力與責任感。
情境學習:讓學生在矛盾中思考
價值觀教育的關鍵,不僅在於理解「甚麼是對的」,更重要的是在現實情境中學會面對選擇,理解選擇背後的多元立場與影響。
我曾在在學校推行「白蘭樹保育計劃」,正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情境學習例子。
當時,學校原本計劃在操場邊擴建一個多功能活動區,讓學生有更多空間進行體育活動和課外活動。然而,這片空地上正好有一棵老白蘭樹。面對「擴建設施」與「保育大樹」的兩難局面,我們沒有直接作出決定,而是將這個議題交給學生討論,讓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辯論,甚至讓他們模擬成不同持份者,如學生、老師、環保人士、工程團隊和校方代表,站在各自立場陳述觀點。
學生在討論中,開始從「多個活動空間更好玩」的角度,轉變到「如果我們砍掉這棵樹,學校是不是也失去了一部分歷史與自然?」甚至有學生提出:「我們可不可以改變設計,保留樹木的同時,也創造新的活動空間?」
最終,在學生提出的建議中,我們找到了一個平衡方案 —— 保留白蘭樹,並在樹下設置一個小型的休憩空間,讓學生可以在大樹下閱讀、討論和休息,讓白蘭樹成為校園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象徵。
這場白蘭樹保育計劃,讓學生明白環保議題不是簡單的「對與錯」,而是每個選擇背後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利益需要平衡。學生不再只把環保當成口號,而是真正理解到「保育」與「發展」並非非黑即白,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花心思去找尋更好的解決方法。
白蘭樹沒有倒下,反而成為校園裡最有力量的價值觀教育教材。

(作者提供)
學校的角色:培養有行動力的價值觀實踐者
當價值觀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結合,學校的角色不再只是教授環保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理解環境與社會議題背後的價值衝突,讓他們明白「為甚麼這麼做是重要的」,進而將理念轉化為行動,成為未來的改變力量。
如果學校能在課程中將價值觀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那麼我們的學生不僅會成為知識的學習者,更會成為有判斷力、有行動力、有責任感的價值觀實踐者,推動社會走向更公平、更環保、更具包容性的未來。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 —— 穿越 ⟡ 成長 x 跨界共建 可持續發展未來
當可持續發展融入教育之中不再淪為口號而是實踐,面對全球化、數碼轉型及永續發展的多重挑戰,應該如何重新定位未來教育方針?除了上述分享,大家亦可以一同成為「行動者」,共同探索未來教育的 可能性。本次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將會以兩天的時間邀請大家共同探討創新教學模式,論壇設有四場主題分享、十場專題演講、以及大小型工作坊、體驗活動,主題涵蓋過往3年以至未來「21世紀教育」想像。首日將會以「穿越 ⟡ 成長」為題,思考學校轉化為學習與機遇的中心,透過提供創新、多元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第二日則會以「跨界共建 可持續發展未來」為題,探討建立全球化的學習模式下,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踐。希望透過以上教育論壇內容,讓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模式可以與時並進,把握全球化機遇及滿足學生的全人發展的需要。
以下為論壇的資訊:
首日:「穿越 ⟡ 成長」:回到教育的未來——學校如何成為學習與機遇中心?
日期:6月13日(五)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
次日:跨界共建 可持續發展未來
日期:6月14日(六)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中國銀行(香港) 綜合樓(BOC) LT401
若想報名參加或了解更多論壇詳情,歡迎瀏覽上述網站,活動內容將定期在網站上更新。
期望你的參與,共同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