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離開律師樓,踏上初創之路


2018年同事和暑期實習生的合照


五年前,因為一張攝影作品,我離開了律師樓,踏上了初創之路。

  我是一名企業融資律師,自畢業起便在本地知名的律師樓工作,在中環甲級寫字樓上班,客戶大多數是上市公司,有地產商、保險公司、國企。尊貴的客戶享用我們的優質服務,當然每張單律師費都很可觀。我心裏一直有個疑問:「法律服務咁貴,一般人點負擔到呢?」

  有一日,我在Facebook無意間看到一張本地攝影師的作品,介紹給辦畫廊的朋友展出,後來發現這位攝影師的合約是通過一間香港成立的法律科技初創公司的軟件所造,而這間公司的願景,就是通過科技,讓法律服務變得中小企、普通市民也可以負擔。接觸過幾位聯合創辦人,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後,我便轉到初創公司工作。

  一如所有初創公司,人手極少,一人身兼數職。在極短時間內,我認識到一間小公司的各個部門,包括建立產品的產品及科技部、找生意的市場及營銷部、後勤的人事及財政部,如何緊密合作,公司同事打成一片,每日早出晚歸,成為親密戰友。在這間公司工作了三年,擔任過不同職位。當時公司正在進行Series A 集資,面對投資者,我第一次明白到:「公司一日未 break even,一日都係燒緊投資者嘅錢,人工、租金、每一日都有成本。」初創或許有許多熱血故事,但現實上投資者的眼裡只有冷冷的財務報表,計 return on investment 。


  三年初創經歷,我得到很寶貴的經驗。隨著同事離職、管理層重組,我也離開了公司。當時仍然可以周圍飛,在不同國家旅居並思考往後想走的路的這段時間,我認識了豐盛社企學會的會長紀治興博士、執行董事吳翠霞博士 、社創校園的CA、創新園的Daisy和一眾社會創業家。他們啟發了我,原來營商不一定只以「為投資者帶來回報」為唯一目標,亦可以同樣重視社會價值的創造,而且這條路上,有很多年青人,已經走得好前好遠。



數碼港辦公室的景色

  2020年夏天,CA和Daisy邀請我擔任創新園計劃的義務導師。在過程當中,我發現原來我可以運用企業融資律師的專業知識,結合初創經歷,為年輕社創家在business proposal和budget上提出意見。無獨有偶,當年間接觸發我轉到初創公司打工的那位攝影師,已成為了我的好友,也找我幫忙處理一個非牟利項目的資金申請。

  經過一些沉澱,我和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了自己的一間小公司──「寫字」,為社企和藝術團體提供協助申請資助服務。猶記得當年我離開律師樓的想法,就是以中小企、小市民也可負擔的價錢提供高質素的服務,「寫字」採取不成功不收費的模式,我們只會在客戶成功申請到資金後,才收取服務費。

  「寫字」開業以來,遇到各方面有趣的人和事,每一個case都令我們成長。我們期待與一眾社會創業家同行,讓更多創意項目得以開展。

Chai Wan Fire Station 柴灣消防局 by Chan Dick 陳的(照片獲攝影師 Chan Dick 陳的授權轉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