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空間大改造:為居住劏房的基層家庭研發合適組合家具

劏房生活空間狹窄,一家三口只有兩張碌架床,子女可能連沒有做功課的地方都沒有。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數字,全港約有近21萬人居住在劏房內,其中28%為25歲以下人士,而現時平均輪候公屋時間需5.6年,亦即兒童發展最重要的時期需在惡劣的環境中渡過,窒礙兒童成長,實際情況相信要比政府公佈的更嚴重。一群傢俬設計師則希望透過設計合適家具,紓緩一時三刻難以解決的空間問題,盡量提升劏房戶的生活質素。


劏房家庭因經濟考慮,大多會選購二手傢俬,但二手傢俬選擇少,尺寸及實用性方面未必符合住戶所需。因此,DOSHA團隊的傢俬設計師會根據劏房及板間房的圖則,為劏房戶研發合用的創新組合家具,並以三個原則為設計首要條件。


三大設計準則

  1. 注重研究空間規劃,凡是必須的傢俬,包括床、櫃、桌、椅,都希望能以組合方式做到包羅萬有、一應俱全,放置在劏房內,締造舒適的生活空間。

  2. 傢俬必須小型及耐用,這樣不但容易搬運,更能為劏房節省出更多走動空間。

  3. 可持續使用,如劏房戶將來搬遷至公屋,設計師希望傢俬同時適用於劏房及公屋,這樣將來搬遷時不用花費更多金錢買傢俬,也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香港樓價昂貴,要增加住屋空間並非易事,但如何「用心」讓生活過得舒適自在,這就是家具設計師們最在乎的事,因為他們改造的不只是家具,而是一個個的在高昂樓價下奮力抵抗的家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