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十一世紀通】社會創新



什麼是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

「社會創新」是運用嶄新的方式、研發新產品、服務,其中包括現有業務模式、程序和方法的新應用以對應社會需要。當中包括公平、就業、醫療、教育及環保等社會議題。雖然這個概念詞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提及,但其實「社會創新」早在不同情況下應用,同時不少變奏者都積極推廣社會創新的改革。隨着時代轉變,「社會創新」的定義已變得十分廣泛。


團結香港基金社會創新政策研究報告(2016)指出:「新」與「創新」有所不同。新產品或服務必須對人們的習慣或行為改變才能稱為創新,而創業家精神是「社會創新」概念裏面的重中之重。「社會創新」發展源於新的意念,而新的意念通常來自於對社會需求的觀察。創業家精神將新的意念轉化成新產品或服務,並推廣至社會大眾,成為「社會創新」。(註1)


圖一展示創業家精神與社會創新的關係。(註2)


社會創新如何做?

致力研究和發展歐洲社創及社會投資的智庫Young Foundation指出,社會創新一般需要經過六個程序(註3),包括:

1 靈感(Prompts):點出需求及希望藉創新達致的目的; 2 提案(Proposal)︰評估社會需要,並提出新的對應方案; 3 原型(Prototyping):以原型測試構思; 4 可持續(Sustaining):將構思發展成經濟及操作上可持續的模式; 5 擴大規模(Scaling):將構思廣傳,使其成長; 6 系統性變革(Systemic Change):構思帶動持份者重新設計或建構整個系統,涉及系統中的不同的機構及界別。


Young Foundation研究發現,只有少量社會創新構思可以進入最後階段「系統性變革」,帶動社會相關持份者重新設計,甚或重新建構整個系統,例如綠色運動的發展軌跡。起初由環保志願團體提倡,及後獲商界逐漸響應,以綠色概念,樹立環保形象、優化產品。消費者的行為亦隨之而變,響應綠色價值,如購買符合可持續生產原則的產品,漸漸形成社會風氣。這種系統性變革無疑是少數,但會為社會帶來更積極的改變,在產品、服務及系統上推動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六大階段,並不必然是線性關係,也可以呈現「重復的循環過程(Iterative)」,在過程中反復改進。雖然每個階段均為重要,但能否在第一階段有深刻的洞察,並藉此啟發創新意念,是開展社會創新最困難的一步。另外,以下再分享一些國際及本地例子,刺激同學思考。


國際上的社會創新

碳排放交易、公平交易等,都是國際上「社會創新」的產物。成功的社會創新,通常涉及多個界別,透過共同合作,發揮更大的效益。例如印度的嬰兒保健追蹤計劃「快樂嬰兒計劃」(Khushi Baby program),結合印度北部地區固有的傳統——家人會為新生嬰兒送贈一條黑色項鍊(tabeez),象徵好運和健康,以及電腦晶片技術,共同創造新形式的電子黑色項鍊。


項鍊能儲存孩童的疫苗接種紀錄,讓保健人員在偏遠地區能以智能電話等設備,實時獲取孩童的疫苗紀錄,融入地區傳統之外,相比紙本紀錄,更為高效可靠。而且,疫苗的接種紀錄也會回傳至雲端資料庫,讓下次出訪該地區的保健人員,能準備適量及適當的疫苗。此例子可見「社會創新」項目能透過跨界別合作發揮其真正效益。


香港的社會創新?

在團結香港基金《英國經驗與社會效益評估的重要性報告》(註4)內,以香港房屋協會的長者住安心計劃為例,討論社會效益評估。該計劃旨在改善長者住屋環境,減少長者受傷的機會。而房協就是利用社會效益評估量度項目的效益。房協先透過住屋改善前後的深入訪談和內容分析,進行實證為本的效益分析(訪談回應的轉變能夠顯示出該計劃為長者帶來的效益),然後再以量化技巧,為那些已證實的效益作金錢估值。估值可以顯示項目的強項及弱項,繼而作出改善。此例子可見「社會創新」能透過新評估方式查找優化的焦點。

表一列舉了香港及其他國家的社會創新例子。(註5)


在社會組織的創新實踐中,社會創新家是「社會創新」發展的關鍵,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則是社會創新的動力來源。社會創新動力的提升,不僅需要培養社會創新家精神,亦要公益創投基金的參與,更需要完善社會創新的制度環境,加大政府、企業、基金會對社會創新活動的支持,建立社會創新的激勵機製,促進「社會創新」發展水平的提升。


1 團結香港基金社會創新政策研究報告(2016)頁13 2 團結香港基金社會創新政策研究報告(2016)頁13 3 The Open Book of Social Innovation, by Robin Murray, Julie Caulier-Grice and Geoff Mulgan. 4 團結香港基金《英國經驗與社會效益評估的重要性報告》 5 團結香港基金社會創新政策研究報告(2016)頁15


「二十一世紀通」專欄文章由 ROUNDTABLE EDUCATION提供,由通識科與人文學科老師撰寫教學心得和探討學科議題,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和轉移知識的能力,裝備學生面對二十一世紀不確定的社會,成就能適應各種變化的人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