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辦人的話

校園作為社創實驗室及青年培育所

RKL_6362.jpg

謝思熹博士

社創校園創辦人

提起「校園」,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成績、學校配套及良好升學出路。只是回顧我們香港的教育史,香港從來不是只挪用外國的體制,或直接跟隨官方指引,而是多為了回應社會需要,展現其多元、創新及社會性。如:現在大家常見的旗袍校服,本義就是以統一服裝來去除當日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階級壁壘。而當時的女子學校多是為了配合留養所和孤兒院的需要而開辦,讓被遺棄的女嬰逃過被販賣和虐待的厄運。而南來文人所開創的新亞書院,由當年一所小書院到後來與崇基、聯合書院合組成現時的香港中文大學,也正正體現到在艱苦時代堅守文人氣節、孕育了多代港人的人文精神。所以,可以說很多早年的學校都是一所「社創實驗室」,不單在逆境中堅守理想與信念,勇於回應社會及社區需要,也開拓了一個新的理想教育環境予當代青年。

 

而社創校園作為一個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與豐盛社企學會合作的「實驗性」計劃,不知不覺已踏進第七年。回望當日開展計劃的初心,正正是眼見當時每年進入大學的學生人數不足4成,在重視學歷多於能力的社會下,我們變相製造了6成的「失敗者」。然而我們深信這些青年並非無用,他們存有未被發崛的潛能;相反,如果學校只以求分數為目標,對教育的願景就只會變成考試技巧培訓,所抹殺的是個體自主性及多元發展的可能。青年們值得有新的教學方法,來讓他們成長。

 

或許,當下許多學校就像一台機械,將老師和同學的日常生活經驗與學校經驗切割,為配合那機械的要求,即公開考試的成績和秩序,結果學校的生活變得工具性、規範性和理性化,同學和老師卻失去對生命的想像,但我仍然相信學校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地方。每次走到迷失,我也會憶想到社創校園的源起。那年,還是第一年正式工作,我走進一間成績不算太好的學校,一個課室只有十多人。那時,留心聽書的學生不多,老師問:「大家嘅人生目標係乜嘢?」同學們的回應大概離不開賺錢、買樓或升大學等。突然,課間角落有位女學生說:「點解你哋冇咩人生目標?問你想做咩就話唔知,人哋鍾意你點,自己就變成點!」後來,她聽到影片中的社企故事分享,負責人分享自己放棄高薪厚職去做自己喜愛的工作,她又說:「搵到自己鍾意嘅嘢先算係成功嘅人生。」

「每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現,

都可能來自某一次的顛覆性的實驗。」

社創校園從一本人物訪問書籍,走到今日的地步,能在不同大專院校開辦課程,成為多間中小學的外購活動,甚至安排弱勢青年到社企實習,並且於近年成為了專職撥款及孕育青年社創的機構,培育一個一個的社創家,確實只能以「不可思議」來形容。這七年的成果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而是靠每個參與其中的年青人,他們每一個的想法和行動都豐富了我,鼓勵了我。而在這過程中,不同機構、老師、社企、學校的參與和回饋都一一豐富了這計劃,更讓這個異想天開的實驗得以繼續進行。

 

由一開始舉辦「小想法ㆍ大改變」比賽,只是想讓年青人發揮創意,思考一下是否有些點子能夠回應社會需要。但每次聽到年青人的創意,我就想:「如果他們能夠從構思走到實行,由他們自己創業就好了。」那不只是一個比賽和遊戲,更是一個教育或成長過程。記得有位學生有天半夜打電話給我,問:「如果我設計這個體驗活動,反而讓受害者受二次傷害怎麼辦?」那刻,我就知道他們不只想贏比賽,而是真的想去關心一個群體,那讓我更相信如果他們能夠實行點子,一定會幫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所以才在後來加入了創業實踐和點子試行的活動。又因為每一個青年的努力和嘗試,慢慢就有這麼多創業隊伍出現。而與他們同行的經驗,也累積成新辦的大專院校課程。又例如其中一個營會的參加者,畢業後無所事事,不知出路,我們本來只是鼓勵她到社企做義工、拍拍照,發展自己興趣,怎料她一做就做了一年,現在更成為這間社企的員工。看著她一日一日成長,找到自己的興趣,開始自信地面對工作和生活,我才忽發奇想,不如在第二階段加入「社創實習」。這些年的每一步其實都是由青年與我共同創造,他們一次又一次告訴我他們的「可能性」,然後我們團隊一次又一次做了「不可能的嘗試」,才有今日的地步。

 

教育是一場未知的實驗,要讓青年學生各按其份,因材施教,盡展所長。正如剛才提及的例子,這些學生年紀不大,成績也未必好,但卻看得清——人生苦短,所謂成功和失敗,不在於讀大學,找到好工作,也不是活在別人標準下,而是在於找到自己,活出自我。這就是我希望能帶給學生的,他們能夠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幫助別人自然好,能夠創業、找到工作也是重要,但重點是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發掘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對我來說就是我的教育方向和期許。

 

過去百多年,香港學校孕育了多代香港人,今天學校除了創新,更可以思考如何借用不同的網絡資源,讓社會不同界別人士回饋貢獻。面對社會與未來,我們將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讓我們再次令學校成為社創的實驗室,用創新的教學與思維回應新世代與社會需要,以及真真正正讓青年有空間有實踐的培育及成長平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