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從事社會創業嗎?進入後疫情年代,百廢待興,全球經濟也等待復甦,不知大家心裏會否有個想法:「我應該從事社會創業嗎?」一來眼見坊間有不少比賽及資助,既有資助作起動金又可以幫助他人;二來創業不再受工作的綑綁,可以重新找到生命的自主;三來也可以試試自己想法或夢想。
從「一人公司」看社會企業的發展趨勢社會創業家應思考更貫徹初衷的企業發展模式。(網上圖片) 保羅.賈維斯(Paul Jarvis)在《一人公司》(Company of One)一書中提出這種新穎的經營方法──「一人公司」,他的意思不是要開只有一人經營的公司,而是企業要質疑傳統經營理念中永遠只要大、只要快的成長...
從非牟利機構工作者的角度看社企單靠非牟利機構非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網上圖片) 香港的非政府機構(NGOs,因其非牟利特質,下稱非牟利機構)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一直以非牟利的方式提供服務,擔當支援社區與社會的角色,以填補政府的不足。然而,有些社會問題單靠非牟利機構是無法解決的,相反,只以慈惠的方式進行援助...
社企數碼轉型何去何從?十一良心消費建立全港首個一站式線上社企產品預購平台。 新常態下社會創新有著不同面向,尤其社會企業在疫情之中既要平衡弱勢社群的需要,亦要緊貼目標客群,在面對經濟活動轉型的衝擊時靈活轉變。究竟變化的難度何在,而社企在數碼轉型之中與其他中小企業又有何不同?...
M.O.V.E.R.:策略性慈善思維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社企「香公所」與十一良心消費運動一眾知識型義工製作天然香薰包及潤唇膏。 隨著經濟效益逐步提高,更多人開始關注提升社會效益。傳統的慈惠工作依賴捐款及資助營運,缺乏可持續的收入,捐款一旦停止,機構便容易陷入財困的局面。近十數年,隨著社會企業(社企)的冒起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
香港社創二十年與亞洲社企生態發展社會企業在香港已經不再陌生,除了政府的推動,不少大專院校亦會舉辦社企課程,鼓勵學生向社創方面發展,而目前本地的社企生態也變得漸趨成熟,在2020年已經有超過666間社企持續營運。在這個社創的時代,我們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小宇宙去幫助弱勢社群,令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疫下為社企制定經營策略不斷審視現行的營運方案,制定新策略,方可掌握市場現況,持續經營。 踏入新一年,本港疫情持續,經濟前景仍然非常不明朗。回顧去年,香港不斷受疫情衝擊,經濟民生均受到影響。零售業銷售數據已連續20個月以上錄得下跌,2020年11月零售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跌4%,雖然跌幅相比10月份...
一個字「創」!2020年是全球面對突變的一年,我們團隊寄語大家一個「創」字去迎接2021年,希望大家能夠創新解難,回應時代的需要,為人類「創」出更美好的未來。 不過要「創」,都要有目標、有方向,要能夠做到比最好更好 (Better than the...
社會企業應該Scale Up還是Scale Out?擴散效益即以開展相同或相似業務的形式,增加受惠對象的數目。 做生意自然希望風山水起,越做越大,但做社會企業呢?2016年,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發表了一篇有關荷蘭社創數目的文章,指過去五年之間社企數量增加了超過二千間,卻只有很少數的社企希望作...
累積經年的創新學習:知識、同行與實踐因應疫情,創新園將40小時的面授課程,改以網上形式舉行。 豐盛社企學會今年啟動「創新園」計劃,為15至25歲青少年提供孵化社創新點子及孕育夢想的平台,旨在幫助青少年發揮創新潛能,構思創新點子及具創意的方案,以解決目前的社會問題,並為弱勢社群紓困。同時,創新園會為青年提供創業...
創業四大成功關鍵創業從來無必勝之道,但相反必敗之兆就非常明顯!創業失敗一大原因就是沒有做好事前準備。如果在開業前做好以下四點,相信可以大大減低失敗的機會! 1. 市場調查 創業前要先親自做市場調查,或者向熟悉行情的人士請教。市場調查有助以事實分析商機,客觀評估自己相對其他競爭者的優劣之處,...
良心消費-兩不一多近年社會開始流行良心消費的概念,鼓勵大眾將消費由一種單純的經濟行為,轉化為一種推動正面價值的社會行為,例如購買環保再造和公平貿易產品、光顧本土小店和社企,將社會意義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期望做到「兩不一多」。 「兩不一多」是甚麼? 「一不」=「不鼓勵額外消費」...
一蘭成功秘訣之一:客製化餐單今時今日不論商品定係服務,好多公司都會用「客製化」(Customisations)去吸引客人。究竟客製化有咩好處?我地今日就用日本拉麵其中一個代表 - 「一蘭拉麵」去介紹啦! 一蘭社長吉富學講述一蘭拉麵走向世界嘅成功祕訣其中一個:設計「客製化」的點單模式,餐廳提供嘅就只有一...
香港社企發展史社會企業最早於1970年英國出現,是公營及私營企業以外一種嶄新的企業型態,為創業者提供多一個選擇去開創企業。 而香港在2001年才開始使用「社企」這個概念。在「社企」之前,相類似的有由民間營運的庇護工場,合作社、二手店等等。而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亦有職業訓練中心,一些復...
由根源問起 - 社企係啲咩?社會企業顧名思義就係以企業形式去實踐社會目的,例如扶貧、幫助弱勢社群,或針對特定議題去提供解決方法。。。等我地嚟介紹下社企既其中四個特點啦! 1. 提供就業機會及扶貧 大部分弱勢社群例如少數族裔、視聽障人士等等,都面對失業或薪金被剝削的問題。於2001年,為解決弱勢社群的失...
如何提高回頭率?- 整體客戶體驗大部分初創社企既營業問題為客源不足,當中45%係不懂營銷,20%係服務質素問題。前者令到新客稀少,後者則令到新客唔再幫襯,要提升客量同回頭率,社企可以透過設計「整體顧客體驗」(Total Customer Experience) 去提高吸引力。...
工作的價值?- 社企的「工作整合」現時很多僱主正招聘人手,正在找工作的你或身為上班族的你又知不知道上班的意義呢?以下我們從社企角度探討吧! 社企是一個尊重和包容度兼容的工作環境,以彰顯工作的六種價值(S),分別是收入、身份地位、社交網絡、作息規律、體驗挑戰以及宗旨意識。透過六種的價值,員工獲得生活的自信。...
YouTube不只是新一代的電視你有沒有聽過身邊年輕人說,未來的夢想或「我的志願」是要成為YouTuber?可能聽過。可能未聽過。而當你第一次聽到「我的志願」是YouTuber時,不知道會有甚麼感覺呢? 那些年我們的「我的志願」,可能是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又或是消防員、警察、老師。那段時間「興」做...
密室欺凌 :「廢 」青不廢香港社會對年青人抱有期望,希望他們「讀好書,他日出人頭地」。由「贏在起跑線」到「一試定生死」除了見到父母對子女期望,亦見到兩極的結果:「精英」或「失敗者」標籤。新生代面對標籤,反而愛自嘲「廢青」,長輩們總是不明所以,不明白新一代不願展現自己之餘,為何還自稱「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