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ss Green - 可持續時尚 賦予舊校服第二生命
- SEnSE
- Jun 21
- 3 min read
校服是每個中小學生的必需品,但同時也是污染源。每年遭棄置的舊校服數量多達400萬件,生產香港學生校服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一輛汽車環繞地球1200次,所使用的水資源足夠供應香港人飲用三年。舊校服因受不同學校的款式及尺寸限制,亦難以像其他衣物般捐贈予有需要人士。有見及此,Dress Green 一直收集舊校服,將其重用及製作成不同的生活物品如UNI Bear、筆袋、手提袋、漁夫帽等,時尚實用並重,賦予舊校服第二生命,亦藉此將校服以另一種形式保留在大家身邊,保存大家這段青蔥歲月裡不可或缺的記憶。
認識衣服的生命周期 思考二手衣物的價值
為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可持續時尚的認識,Dress Green組織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包括研討會、展覽、工作坊和二手衣物市場等,透過生活例子及故事性手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可持續時尚,並參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反思可持續性議題,重新思考和重塑二手衣物的價值。
例如,Dress Green曾跟中學合作舉辦了三個不同主題的環保工作坊,以提高學生對布料浪費和可持續實踐的意識。在第一堂課,學生們通過觀看影片,了解一件T恤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材料採購、生產、運輸到棄置,以及這個過程中的污染情況。在第二堂課,學生便將舊T恤升級再造為環保購物袋,從而認識將舊衣物的壽命延長而不是丟棄的可能方法。到第三堂課,學生就使用一些不需要的布料為自己的玩具熊製作領結,有些學生甚至發揮創意,為他們的玩具熊做了髮飾。這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有助建立並深化學生對升級再造產業和可持續實踐的知識。
包容性經濟 學校參與回收校服
Dress Green現時於學校推廣「UNI」計劃,UNI代表「Uniform 制服」和「Unique 獨特」。該計劃希望重新利用舊校服製作成獨特的紀念品。參與計劃的學校首先收集舊校服,並由學生檢查分類、經適當篩選後,讓家長領取。對於質量不佳或無人領取的校服,便會升級再造,成為學校紀念品或用於升級再造工作坊。學生在收集和分類一堆不需要的衣物時,便能反思紡織行業造成的污染問題,並培養他們重新利用或重塑二手產品價值的思維方式。
計劃的受益者也包括長者和低收入家庭,推動包容性經濟。通過聘請家庭主婦和長者協助製作和舉辦升級再造工作坊,他們可以善用自己的技能和優勢(即運用製衣和縫紉技術的知識),恢復個人價值和自信心,促進社會融合和跨代交流。對於低收入家庭而言,幼稚園至初中每一到兩年至少需要購買多套校服(包括夏季、冬季和運動服),若他們能從計劃中領取合適的二手校服,便可節省購買校服的支出。
孕育可持續時尚的倡導者
Together,We Renew the Un-new。從反思身穿校服的命運開始,再透過行動實踐賦予舊校服第二人生,這不僅讓學生認識可持續議題的重要,也有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孕育出更多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時尚的年輕一代,成為可持續時尚的倡導者,為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未來奠定基礎。
-ˋˏ┈┈┈┈
社創小介紹
Dress Green 由香港設計中心孵化,是一間設計主導的社會創新企業。企業的社會創新意念來自於對香港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校服每年的大量棄置,Dress Green 的創辦人於是萌生回收舊校服作升級設計的構思。Dress Green 設計的回收校服紀念品於2022年榮獲香港智營設計大賞。為支持包容性經濟,Dress Green 亦聘用長者製衣工人協助製作產品。Dress Green 的社會創新效益獲得業界肯定,先後獲得社創基金和香港理工大學 Micro Fund 的支持。
關於創辦人
設計師余情韻(Emma)與彭兆樟於 2021 年成立社企 Dress Green,致力將舊校服升級再造成畢業公仔、筆袋、 帽、雨傘等,短短三年已讓3,000件二手衣物大變身為4,000多件產品,更為本地婦女和弱勢社群提供超過3,500個工作小時,積極為社會建構可持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