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就是透過「服務」而獲得「學習」的果效。服務學習是一種學與教的理念與實踐方法,將社會服務融入課程中,讓學生透過籌劃、執行、反思和評估他們的服務經驗,從中學習及成長。
然而一般服務學習可能只是拾垃圾、派飯等的單次服務,欠缺長遠的規劃,難真正達到「教育」的果效。
體驗式學習
1984年,大衛.庫伯(David Kolb)基於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學說,提出一套庫伯體驗學習圈理論(Kolb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Theory),指出學習可視為一個包含四個階段的過程:透過轉化經驗而獲取知識的過程,而當中涉及具體經驗、反思、抽象概念化及主動實驗四個循環階段。
透過活動後的解說過程,協助學生進行反思及整理複雜的經驗和思緒,總結所學,加強對社會/群體的理解,在日後應用及實踐。
十年間的嘗試
社創校園自2014年起,與不同本地社企/社創項目合作以體驗學習模式提供多樣化並適切的課堂、其他學習經歷及全方位學習活動,甚至能與學科結合,同時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關注,幫助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參考外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與經驗以優化香港教育,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進一步的實踐機會,以培養其創意思維及解難能力,以助香港教育的發展。創意思維教學旨在鼓勵學生在面對問題及疑難時,不受常規所限,能以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問題,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及培養勇於創新的精神。
第一階段──提倡「施受轉化」的體驗式學習
第一階段的「社企體驗工作坊」為學生帶來其他學習經歷,配合了社會服務、工作有關的經驗與德育及公民教育三個範疇。過程中,學生不單能明白社創如何參與或介入今日香港的不同議題,建立賦權系統(Empowering system)令受惠者轉化為施予者;更讓社企受惠者現身說法,向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甚至讓學生體驗受惠者工作日常。
工作坊共分為四個部份:(一)社企/社創項目的介紹,帶出社創的概念;(二)相關議題的現況分析;(三)玩樂式體驗學習/親身體驗弱勢社群的經驗;及(四)分享與反思。
藉着「施受轉化」的體驗式學習,學生能透過親身與社企及弱勢群體互動,了解當中社企的理念、創業的苦與樂,及弱勢社群的化「弱」為強的生命轉化故事,並引發學生思考自己也可助人自助,達至施受轉化的效果。在關心別人的同時,被不同群體的生命故事感染,造就自己。
當年的合作社企分為「長者」、「青年」、「基層」、「殘疾」四大主題。我們寄望為人口老化的挑戰尋找出路、提升青少年的多元發展、讓基層自力更生的改善生活,並讓殘疾人士得到平等機會及社會共融。
第二階段──多元學習社創家精神
「社企體驗工作坊」改名為「社創體驗工作坊」,內容更著重學生的多元發展及創業家精神,把學習經歷分為「德育及公民教育」、「社區服務/探索」、「與工作相關經歷」、「體藝發展」、「STEM教育」以及「生涯規劃」六個範疇。
除了希望學生透過工作坊的體驗式學習從他人的生命故事中學習人生的尊嚴,更加希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長處和能力充權,從對象的角度出發,為各種社會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
第三階段──與校本結合
除了一次性的社創體驗工作坊,我們亦就不同主題設計全級體驗工作坊/體驗日/短期課程,綜合不同社企/社創的多款工作坊,主題如全方位學習、多元智能活動、服務學習等,揉合理論教學與體驗式學習的系列,將理論應用到實際案例中,親身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培養學生對社區的關懷和責任意識。
參加者分享
現在
至今,社創校園已連繫超過70社企及社創項目,提供超過170款涵蓋不同社會群體和議題,並能與德育及公民教育、藝術/體育發展、社區探索、世界公民、文化保育/承傳、與工作相關的經驗、生涯探索、生命/生死教育、STEM/科技教育、可持續發展 /環保等10個學習經歷範疇配合。針對的議題和弱勢社群超過20個,包括香港社創、長者、青年、兒童、特殊學習需要、婦女或弱勢女性、少數族裔、視障人士/盲人、精神復康人士、聾人、輪椅人士、殘疾人士、動物、社區、無家者、文化保育、科技、生死教育、大自然、可持續發展、創意產業及中華文化。
活動花絮
我們參考柯氏培訓評估模式(Donald Kirkpatrick Model)設計問卷,向參加社創體驗工作坊的學生進行調查。根據2022-23學年的問卷結果,在第一層的滿意度方面,參與者的整體滿意度是86%;而第二層知識與技巧增長方面,學生比起參與前,對社企/社創機構的營運理念及方式的認識增加3.5分(1-10分),78%的受訪者對弱勢社群有新的認識或改變印象;到第三層思想與行為改變,亦有78%的受訪者願意以行動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