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創課程
採用「設計思維模式」和「體驗式學習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培訓,探索學校附近的社區的特色和需要,制定相應的社創項目,並教授學生實用的社創概念和知識。利用多元化的社會案例學習分析利弊、營運方式、成本效益等,思考如何創新地解決問題,並提升解難能力。
社創課程合作模式
主要分為三種,提供不同層次和深度的社創知識和技能,滿足不同學習目標。

初步介紹社創的基礎知識和概念,並認識基本的社創方法和工具, 時長一般為1-2小時。
適用於讓學生快速了解社創的基礎知識和概念,對社創產生興趣,進一步參加其他形式的課程或活動。
單堂課程

一般持續幾天或幾週,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社創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和工具,並通過實踐項目來體驗社創的過程,應用所學知識,體現社會創新。
適用於有意讓學生體驗社創,更好地了解社創的意義和價值。
短期課程

一般持續數個月到以學期為單位,提供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並開發出更完整和成熟的社創項目。通過逐步實現項目來鍛煉解難和創新能力,甚至學習項目管理、商業模式設計等知識。
長期課程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把社創加入恆常課程
課程善用高中釋放課時的框架下在恆常課節推動進行,既能豐富多元學習經歷,也減輕學生因參與具意義的課外活動所造成的課業壓力。長遠而言,透過這類實踐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創業家、社會創新者和社會創業支持者,讓他們在探索及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意思考、解決複雜問題、分析思考、創造力和系統分析等能力,也同時讓學生能從周邊事物中關顧生活中的「他者」,培養同理心,日後得以由社區關懷推廣至城市、國家及全球的層面,以成為具創新能力的全球公民。

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就是透過「服務」而獲得「學習」的果效,然而一般服務學習可能只是探訪老人院、拾垃圾、派飯等的單次服務,欠缺長遠的規劃,也難真正達到「教育」的果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