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青少年提及的未來願景,每每只是入大學、考好成績、高薪厚職、供得起樓,過舒服的日子。他們活在一個既有公式框框當中,求學就是為了求分數,或完成社會一個又一個的指標,來肯定自我的市場價值。當然,他們自己、身邊朋友、老師、家長,在理性上都明白「成績、學歷」只是人生其中一個指標,成績不好也不代表「失敗」,但知易行難。有時,自知不能「達標」,只好自嘲「廢青」,免卻社會壓力。
青年社創培訓框架
其實要改變既有價值觀不是易事,需要認知上的自我修正以及供實踐的平台。認知結構板塊分三類 :首兩種是內容和方法,即語文數理等能力;第三種則是自我價值參考框架,一般受成長環境、文化及社會等因素影響,或經過生活種種歷練、經驗、或意想不到的「失位」遭遇而有所改變。一般教育難以製造經歷,但社創卻可營造一個轉化學習空間,讓參與學生透過體驗進行反思,比起只從書本或他人講授的學習,較易吸收和緊記。大部份香港人的靈性是被學校、市場、職場和社會所塑造,可說是一個享樂主義者或成功主義者,核心價值是個人的權益、社會成功指標、快樂和名聲地位。香港的青年成長在這個氛圍當中,被教導成活在當下,凡事只為自己;為生活打拼、賺錢、升職加薪、買樓、兒孫滿堂、「我一家好幸福」;或是遊日本、喝「喜茶」、人生充滿「小確幸」;對別人的痛苦視而不見,各家自掃門前雪。
社創六部曲
直至我們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一般可能透過接觸不幸和弱勢社群,心底的靈魂就會改變,才會獲得「感同身受」的能力。正如所有受訪者所言,他們都認同自己最大的改變,是由過往認為自己無能力也無需要,所以「唔係好關心社會嘅問題」,而現在一聽到「社會嘅議題,或者一啲社會發生緊嘅事,我都會好關注佢」。改變的原因正是因為發現幫助他人的價值,是「幫到佢哋我自己又開心,人哋又開心」,所以就願意花時間去幫助他人。在不知不覺間,參與者已在透過幫人而重整生命的靈性價值,在實踐中不知不覺被塑造。